找到相关内容210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造菩萨的人格 做生活的大丈夫

    描述。简单地说,智慧就是心灵能够穿透诸法实相的觉悟能力。它能够破除我执,使我们摆脱贪嗔痴等诸烦恼的驱使,从而使我们的心灵处于一种自由、清净、安祥的状态。从心体上看,般若智慧是一种清净本真的无分别的如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5776616.html
  • 班禅洛桑却季绛称(慧贤法幢)的历史(二)

      琵琶白琉璃,五光弦奏出,  不灭金刚音,空行成就史,  无明结得解,思此念师恩,  知师慈恩重。福慧妙密脉,  极细莲苗头,结红白果滴,  食已贪嗔痴,所开花与果,  如生现真死,全见相违戏,  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4378281.html
  • 佛经启悟法

      语业: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。   意业:贪欲、瞋恚、邪见。   以上身口意三业,以意业为主。身语二者,皆受意之支配。盖在意念上若无贪嗔痴之意念,行为上则不至有杀盗淫之恶行也。   关于业,...

    悟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1979018.html
  • 五戒十善论

    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,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,将来下地狱、当畜生,生命层次有高低,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。佛法认为,生命是无常的,是缘起的,生命是可以改造的。   佛法认为: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因果支配...

    光明王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079224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2)

    有果时无明故。不知此法是虚。以不知法是虚故。即起妄想执以为实。是故今时意里确然将作实事。复当念言。无始已来由执实故。于一切境界起贪嗔痴。造种种业招生感死。莫能自出。作此解者。即名观门。非此观已复作此念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3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寿命无常(2)

    所作所为,你的所思所想,所言所语,好好观察,都是什么?你刚才修法了,做功德了,这个善根,这个功德,也不一定能存得住。 你整天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,所做所行都是杀盗淫妄酒,所言所语都是妄语、绮语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道次第|无常|大圆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8435682210.html
  • 物本人本心本——奘师在“少林问禅”高峰禅会演讲

    内在的贪嗔痴的力量使人在争斗、争斗,所以穷者仍穷,富者仍富。美国占有全世界30%的石油资源,它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,冰山融化,海洋增升都跟他息息相关。但是非洲却有几十个国家在受灾、吃不上饭。这是...

    明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4483422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

    贪嗔痴,不要和在家人一样,吃要吃好,睡要睡好,出家修行谦说“贫僧”,就是每一样要愈简单,才愈有修行,不是愈充足,否则贪念还存在,没有除去,而他也说他在修行。妄想是从贪念生出来的。 ★再说舍身,舍身是...,他开悟了,知道以前洗盘子打破了多少,赶快赔常住。罗状元没有我相,所以开悟了。 ★今天我们出家是要修行,了脱生死,不是来享受。修苦行就是磨练我们的身心,能够使我们没有我相,没有贪嗔痴,达到身口意清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04984894.html
  • 宁玛派与普贤法身之说——提交“普贤与中国文化”学术讨论会论文

    之有染;四种灌顶以戏论、离戏、彻底离戏和无戏自然清净四个层面或四种境界,成熟有缘者之根器。具体言之,以宝瓶、秘密、智慧和名词四灌顶,分别清净外在春夏秋冬四季、内在身语意心四资粮、密之贪嗔痴及平等四处,...

    尕藏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4885643.html
  • 人间佛教:大众化而非世俗化

    佛教?以佛教的经、律、论为理论基础,以三法印为依据,立足于以人为本,用大悲救世的精神来引导世人,勤修戒定慧,常行八正道,熄灭贪嗔痴,断除烦恼障,获得现世自在解脱之大众化佛教,就是人间佛教。所以,对于...

    惟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20085785.html